【生活碎片】小池塘裡的魚,和假装是光的喪屍。
記得,我對自己說過的:『不想再呆在小池塘裡,想到大海生活。』
總有人將這句話理解成『愛慕虛榮』,哪怕是如此,我也懶得爭辯,畢竟他們的思想總如此弔詭,邏輯無法自洽,我又何必費什麼口舌教育他們?
不喜歡小池塘,是因為小池塘裡的鱼,沒見過什麼世面。
若只是沒見過世面,各過各的,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,還不至於有什麼情緒。
偏偏,這些小池塘裡的魚,不僅沒見過世面,還會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與情緒,投射到他人身上,要求別人為他們負責。
那底層之惡,在他們臉上裸露得赤裸,可他們不僅不引以爲恥,反而成了他們團結的暗號。這些惡意拉動著他們的心弦,通過加害於他人,来獲得共鳴與快感。
小池塘裡的魚,未曾看過更大世界,於是有些魚自詡為大,有些則要把大魚啃食,誤以為這樣做,自己也能變成大魚。
我只是以為,也許這一輩子,我都會活在大海,不會再回到小池塘,陪他們玩家家酒之遊戲。
可有一天,我在大海裡,誤入了一個來自小池塘的一群魚統治的領地。
大海太大,有形形色色的魚,更有多個領地,没能統一。
這群小池塘之魚,哪怕來到更廣闊的大海,仍然想念小池塘的生存環境,於是繼續躲在海坑裡或岩壁後,妒忌與啃食任何經過或停留的大魚。
/ 1 /
瞧見他們,我想起曾經那些人的嘴臉。
感覺噁心,所以逃離,他們卻誤認為這是自己的強大,才能夠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。
無能力,無愛好,不聰明,人格底層沒有力量,不精進自己,不努力,只顧著把人往下拽,踩在腳下,自己才得了俯瞰别人的優越。
连一雙分辨是非的眼,也早已被自己戳瞎;內心良知,被魔鬼啃食,所剩無幾,他們還會洋洋得意,沉浸在彷彿惡魔低語般的歡聲笑語,認為這才是勝利與榮譽。
他們揮舞著手裡的武器,慶幸自己總算挑得出別人身上的毛病或瑕疵。
把她推上舞臺,逼她表演,觀她反應。
若她避世與嘆息,又要罵她孤僻。
給她戴上一頂頂高帽與榮譽,迫她滿足自己的幻想與期望。
若她不滿足自己設下的期待與寫下的剧本,或光芒太過耀眼使其自卑,又要狠狠的將她從高地拉下,這樣自己才沒有低她一等。
在她眼裡,這群神經病,就像喪屍浪潮一樣,没有可以吸血的人出現之前,他們的生活就像行屍走肉般枯燥、乏味,沒有意義。
但凡出現了可以讓他們吸血的人,這群吸血鬼們彷彿站到了光的一邊,揮起手中的棍棒,頂著正義之名,將人狠狠的,踩在腳下。
只是他們的臉太過猙獰,讓人看了觸目驚心。
於他們而言,別人呼吸哪怕慢了一秒,都是他們作恶的通行證與許可證。
更別說若別人遇上什麼困境或有人性,尤其是來不及平衡情緒,他們更會要求對方下地獄,彷彿這樣世界才能迎來和平。
他們如此苛刻,以為是正義的化身,殊不知,他們的審判,只是用來合理化他們釋放惡意與作惡的工具。
他們總忙著審判或批判別人,卻從未或不敢面對自己那見不得光的骷髏軀體。
只有把別人判死或殺死,他們才能像寄生蟲或喪屍般,一窩蜂的趴到那人的屍體上,啃食其肉與血、骨和五臟六腑,這樣自己的肉身才能恢復血氣。
他們的正義,如此荒謬,如此可笑,卻不允許別人質疑,
否則質疑之人,便是下一個祭品。
/ 2 /
以前,她還會照顧他們的心情,擔心太耀眼的光芒,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,於是將其收斂,試圖安撫他們的自卑。
卻不想,她的善意並沒有換來任何對她有利的回報,哪怕只是內心偷偷感激,她也會珍惜。
相反,她得到的是這群喪屍自以為是的優越與掌控,他們更是不停往她頭上澆水,試圖徹底熄滅她所有的光。
瞧她黯淡無光,她們放聲大笑,笑她曾經多麼風光,怎么如今卻被她們踩在腳下?
後來有天,她總算理解:
她做的最錯之事,便是奢望從人群中尋找任何一丁點的良知之光。
再後來,她才學會:
她總妄想對方也有良知的想法,是有多麼荒謬。
他們以吸血為生,又怎會有什麼道德或良知?
她設身處地替人著想,以為能夠感化她們,又是多麼天真與可笑。
她大智若愚,
於是全員惡人。
她收斂光芒,
於是她們連她最後的一丁點光,都要狠狠熄滅,
才能將她擺上祭桌上,獻給惡魔,
以此來填補自卑與內在空洞,
失衡的內心才得以平衡。
她不會忘記那些人的,
他們總從她身上索取,卻從未给過她什麼利益,
哪怕只是一顆良心。
從幼兒園開始,她便發現人心善變、利己,
更別期盼這些人長大後會有什麼改進。
於是終於,她才知曉,
她從來无需收斂什麼光芒,
愛她的人還是會愛她。
她无需完美,也可以有情緒、人性,
可以說錯話、做錯事,
无需一直小心翼翼。
愛她的人,還是會看到她身上的光芒;
愛她的人,會體諒與理解她的迷茫與處境。
/ 3 /
至於那些喪屍,真的重要嗎?
喪屍只會索取,不曾給予,
又為何要費神費心,
去顧慮他們的情緒?
若他們妒忌,那就讓他們妒忌。
他們內心的匱乏與空洞,是他們的課題。
遠離喪屍,血氣才能被守住。
哪怕光會把他們燒死,也與她毫無半點關係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